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史长廊 >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年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质量年度报告目录

2021

一、发展概述..........................................................3

(一)基本情况......................................................4

(二)办学条件......................................................5

(三)学校荣誉......................................................6

二、学生发展..........................................................7

(一)立德树人......................................................7

(二)学习成效......................................................9

(三)素质培养....................................................10

(四)就业质量....................................................11

三、教学改革........................................................15

(一)专业建设....................................................15

(二)三教改革....................................................16

(三)信息技术....................................................19

四、校企合作........................................................20

(一)产教融合....................................................21

(二)实习实训....................................................22

(三)集团办学....................................................23

(四)赋能提质....................................................24

五、学校党建........................................................25

(一)管理体制...................................................25

二)组织建设....................................................26

(三)思政教育....................................................26

六、国际交流........................................................28

七、政策保障........................................................29

(一)政策引领....................................................29

(二)项目推动....................................................29

(三)经费保障....................................................30

八、服务贡献........................................................31

(一)服务国家....................................................31

(二)服务地方....................................................33

(三)服务市场....................................................34

(四)服务终身学习............................................35

九、特色与创新...................................................35

十、挑战与展望....................................................36

案例........................................................................38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质量年度报告

2021)

一、发展概述

(一)基本情况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位于江陵县郝穴镇江陵大道5号。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大力实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职教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终身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学校以“自信、志学、至善、致远”为校训,同时结合“大职教”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重视中短期职业培训工作,学校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校的本科上线率和就业率。学校头枕龙渊湖,左伴荆江铁牛矶,右临奥林花园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水清木华。

    学校总投资3亿,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2021年9月在校中职生2908人,教职工323人(教师243人、后勤职工80人)。学校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外建设实训基地20个,其中“江陵县劳动就业公共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江陵县现代农业公共实训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1亿多元。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学校以现代农艺技术为龙头专业,设置了作物生产技术(610102)、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610113)、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幼儿保育(770101)、计算机应用(710201)、建筑工程施工(640301)、农村电气技术(610111)、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710105)等专业,其中作物生产技术、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为省级特色。

    学校以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养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扩大就业为导向,注重实际操作,突出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升入应用技术型高校。同时,为服务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两基地一中心”:江陵县劳动就业公共实训基地、江陵县现代农业公共实训基地、乡村振兴农业信息化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二)办学条件

    1.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8万平方米(含运动场和篮球场)。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53012平方米。

    2.固定资产

    学校固定资产总额2.032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494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70万元,相较于上年度教学仪器设备值增长1%。

    3.办学经费

    学校经费收入总计4071.2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2802.96万元,上级专项资金(含资助资金)897.60万元,事业收入235.64万元、其他收入135万元,生均财政经费拨款1.40万元,相较上年经费收入增长12%。

(三)学校荣誉

    2020年学校获得荣誉:湖北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湖北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荆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荆州市职工十佳创业奖、常规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后勤工作优秀单位、党建工作优秀单

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学校获得荣誉:国管发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教育考试先进考点、荆州市内保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新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学生发展

(一)立德树人

              1、思政育人

    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思想品德培养上,学校坚持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同时分时期、分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对学生全面开展思想品德主题教育活动。目前校团委每月组织一次网络“青年大学习”和青年团课活动。学校开齐开足思政课,并按照规定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2、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志愿帮扶服务坚持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社区为课堂,以居民为教员,提前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社会的真实,用心感悟人生的真谛,实现思想“自我”教育。学校成立了“6.19”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和福利院开展志愿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县内各种大型活动,

如:长江增殖放流活动、交通宣传活动、消防安全日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青年环湖长跑活动等。

    3、文化育人

    学校通过校训、校徽、校服、校歌和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同时,校园里党建宣传专栏、学校荣誉栏、师生光荣榜、社团活动宣传栏、安全教育宣传栏;教室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精神”等文化建设布置合理、健康高雅,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4、劳动育人

    2020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我国现阶段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中小学校尤其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六项成长体验活动,通过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工作的艰辛,粮食的珍贵,从而提高节约意识与道德素养。劳动体验内容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内务整理与洗衣等)、团队服务性劳动(班级或宿舍清洁值日等)、家务劳动(在家里做各种家务)、公益性劳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及学生会工作)、勤工俭学劳动(课余进行捡拾废瓶废纸搬运等获得适当报酬)、义务性劳动(按照学校要求参与劳动)等六个方面。

(二)学习成效

    1、在线教学

    根据上级标准,认真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两案九制。包括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预案、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传染病防控及健康教育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师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疫情及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2、技能培养

    我校学生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N”制度。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还特别制定了《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1+N”证书实施办法》。截止目前我校今年501人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494人顺利通过并获得证书。

    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教师荣获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优秀奖1人。学生荣获荆州市第十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1人。我校高建宇同学代表湖北省参加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农机维修项目,因0.65分的差距与三等奖失之交臂。

    3、学习反馈

    学校重视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开齐开足文化课,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实操训练,并定期对学生的文化课和专业技能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在2021年,我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9.1%,专业技能合格率毕业率99.2%。除此在外,还进行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8.5%。

(三)素质培养

    1、社团活动

    学校“丑小鸭”社团品牌项目2015年开始实施,“丑小鸭”品牌立足于本土文化、立根于发展目标、立意于提升品位、立志于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开拓进取的莘莘学子而孕育成长。按照“丑小鸭思政课堂”、“丑小鸭兴趣班”、“丑小鸭社团”、“丑小鸭舞台”,分别针对学生厌学情绪、自我否定、无存在感、情感缺失四类问题打造的项目。目前按照“运动类”、“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类”四个大类开设26个学生社团,共13余名学生参与。自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精心组织,通过开放校园、开放赛场、走进企业、走进社区等形式,在展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同时,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成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用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更好地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

    2、体育美育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足开齐体育课、实践课,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目前通过体育大课间、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周两节美术课来实施体育美育教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体育和美育专业教学组,合计专任教师17人。

    3、创新创业

    我校一直坚持“为学生成长搭建立交桥”的理念,以“自信 志学 至善 致远”为校训,2021年通过“开学第一课”的契

机,观看世赛选手和技能视频,办主题黑板报和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广泛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他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先后选派师生参加了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和荆州市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暨湖北省第四届“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李健波、胡晓艳、张冰怡等几位同学具备创业创新意识,表现突出,代表学校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就业质量

    1、就业情况

    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搭建立交桥。开设了6个专业的技能高考班类型。积极参与省市各级技能竞赛,有序组织校级技能竞赛月,扎实开设各类实训课。就业率90%、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85%、就业人数351人、直接就业人数53人、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298、就业类型主要为一线生产工人、直接就业学生产业分布主要为制造业、毕业生创业比例10%、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95%、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90%

    学校2021届毕业生351人,其中已就业人数347人,高校深造301人。平均初次就业率97.75%,平均对口就业率93.57%,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人均2387.5元。

    学校与湖北先后与6家科技公司、3家教育机构、1个村组开展校企合作。2020年8月,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与湖北欣洁顺幕墙材料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投资了100余万元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技能大赛、技能展示的平台;与普济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产教融合、共建辣椒小镇,学校共投入103万元建温室大棚100个,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大棚生产技术顾问,为村民和学生开展培训;与湖北秒捷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购买农产品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产、学、研实训基地;与江陵县锦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输送优秀酒管专业实习实训学生,为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江陵县通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技术人员、工人技能等级认定方面提供支持,共同组建校外实训中心;与江陵县鹤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提供实训场地、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兼职任教。

    2、学习反馈

            学校重视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开齐开足文化课,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实操训练,并定期对学生的文化课和专业技能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在2021年,我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9.1%,专业技能合格率毕业率99.2%。除此在外,还进行

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8.5%。

    3、先进典型

    张义中,江陵县马市乡耀新村村民,是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培训班第五期种养殖培训学员,通过培训,葡萄种植技术大幅提高,年收入也有所提高,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带给周边村民,以此来带动他们一起发家致富,振兴乡村。

    方宪发,江陵县熊河镇村民,是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第三期农机培训学员。通过培训,使得农机操作技术更加熟练,并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创办了江陵县鹏龙农机合作社,将学到的农机操作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使其通过学习农机操作发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何德玉,江陵县三湖农场龚家垸分场村民,是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第六期种养殖培训学员,通过系统培训,使得黄桃种植技术大幅提高,学到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并将知识带到实践种植中,大大提高了黄桃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感谢学校搭建培训平台,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并让我们能带动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陈之民,江陵县白马镇业新村村民,是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第五期种养殖培训学员,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得实践种植水稻有了技术理论的支持和指导,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机会,帮助我们农民解决很多专业技术理论上的问题,并让我们能更好的带动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

    4、升学情况

    技能高考升学301人,其中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5人,对口单独招生升学51人、中高职贯通升学10人、其他升学0人,升入本科院校21人、升入高职高专院校280人。

三、教学改革

(一)专业建设

    1、布局调整

    2021年学校继续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为目标,按照加强品牌专业建设、拓展第三产业专业建设的思路,推进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攻坚方向。2021年,学校继续扩大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招生,优化学生管理,凸显专业特色。

    2021年,学校继续深入落实“职教二十条”,深入贯彻执行教育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实施“三教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专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比赛。

    2、品牌特色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优化升级的需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技能、技工岗位要求,学校建立了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优化机制,形成“六大系部,两个层次,八门专业,若干特色精品”的专业建构体系。学校现设有农学系、农机系、计算机系、管理幼师系、基础部、实习实训部,设有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动画制作、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农村电气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休闲农庄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在课程设置坚持以基本职业素养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专业)技能为重点,紧贴农业生产实际,制定适合的培训方案。2020年申报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学生心理素养培育”教程成功,2021年已报送申报三个精品课程--“手绘包装设计”、“前厅英语口语实践”、“常见园林绿篱病虫害防治”、两个品牌专业--“幼儿教育”、“园林技术”和一本教材开发---“农机修理工”,从打造品牌和特色上面下足功夫、夯实内涵。

(二)三教改革

    1、教师队伍

    学校现共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兼职教师14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50人,市级以上技能大师2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3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52 ,“双师型”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例达52.38%。

    2、教材建设

内涵建设稳步发展。目前,学校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育课题、5个省级精品课程、2本省级精品教材、2个省级技术能手、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农业经理人职业标准和鉴定培训教材编写,参与无人机操控员职业标准的审定

   3、教法改革

   学校制定有校本培训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教师继续教育及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重点在年度暑假、校内竞赛月两个时间段进行,暑假主要是多教师

   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并重视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总结,各科组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三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四是教学课程的开设做到了开足开齐,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公共艺术课均采用人社部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人社部门推荐目录中教材。五是积极推进

    4、教学比赛

    2021年,我校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注重教师培养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大赛,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赛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信息技术

    1、数字校园

    我校校园网出口总带宽5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Mbps,学校教学用计算机600多台,教师用电脑210多台,网络多媒体教室95间。还配备了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出入人脸识别系统等,数字化管理校园,网络信息点数达到1000多,学校于2020年2月10日开展线上教学,截止7月11日,共安排200多位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开出56门课程,有近3000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学校数字资源量1TB,专任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培训数223人次。

    2、为提升学生的实训操作水平,学校建立了教学资源系统如下

    3、融入教学

    (1)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在传统教学中,与开阔的全球信息相比显得狭窄的教学场所,与丰富的浩瀚知识相比显得贫乏的教师语言等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这也更加迫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好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需要展示给学生的内容已不再像过,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得以充实,更趋合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设计的变革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都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教学技术更新对于教学活动整体进步的历史意义。

四、校企合作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江陵县职业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入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由前些年的“订单班”“冠名班”,这些年的“校中厂”“前校后厂”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步转向走与科技公司、重点村、教育机构全面融合,共同发展之路。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完善机制,改革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日益深入。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0--2021年度校企合作深度开展。一年来,学校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做出一点成绩。

(一)产教融合促发展

    学校在2020年4月份开始,疫情进入常态化防疫之后,投入时间、人员、资金等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截止到2021年6月份,学校先后与6家科技公司、4家教育机构和学校、1个村组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研全面开展,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6家科技公司合作,促进产教研全面开花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与荆州市澎湖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农艺花卉专业教学余实践;与湖北秒捷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拓展实践;与湖北明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促进农学、农艺专业发展;与江陵县通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推动“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实习实践;与湖北省欣洁顺幕墙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培养“CAI”专业技能人才。

    2、4家教育机构和学校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发展与创新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与长江大学合作,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与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合作,助力农学专业上台阶;与江陵县鹤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促进学校舞蹈专业与社团活动开展;与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开展专业共建合作,采取3+1+2模式开展大专班教学合作,加强专业合作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实现合作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探索建立深层次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体系。

    3、与贫困村组接对子,助力乡村振兴。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与江陵县普济镇贫困村金果寺村合作,投资蔬菜大棚,种植螺丝椒,利用合作电商公司秒捷汇开展电商子商务推广与销售,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二)实习实训

    1、实习实训管理

    顶岗实习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体现,也是中职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021年,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三年级开展实习工作。先后两批共计近700名学生参加实习。学生实习期间严格按校纪校规、厂纪厂规,专门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驻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保证了学生的实习稳固率。

    2021年学校对于学生实习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邀请部分实习学生与家长进入企业实地查看,了解企业实习生岗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2021年外出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近700人,顶岗实习企业均为和我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为方便管理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在企业选择上尽量选取省内企业,所有顶岗实习学生我校均组织签订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顶岗实习协议,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权责、安全、保险、

利益条款,切实维护学生利益。
  校企双方还联合制定了《学生企业实习管理办法》、《学生企业实习协议书》、《学生企业实习鉴定表》等文件,对实习单位的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到企业后的专业培训、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2、基地建设情况

   成立了江陵县产教融合联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目前,在县域内已与八家社会机构、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协议,成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实践基地3个、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15个,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已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助力了企业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

(三)集团办学(职教集团建设、职教集团数等。)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作是为数不多的以“农”为主的职业学校,学院始终秉承以“农”为根本的发展思路。整合了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陵分校、江陵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江陵县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肩负农业技能教、研、训一体化人才培养责任,承担了农业农村技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任务。

(四)赋能提质

    2021年,全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在现有无人机驾驶、食品安全、建筑工程、研学旅行及汽车检测五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资格的基础上,拓宽其他资格证书培训认定类别。

    2021年,我校继续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并开展多期培训。培训项目包括种养殖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失业工人再就业培训、农机驾驶培训、家政服务培训、精准扶贫培训、劳动预备制等方面,培训专业涉及现代农艺技术、无土栽培、实用菌种植、虾稻种植、黄桃栽培等农民急切需要的技术,实现了让农民掌握技能,创业脱贫。截至到2021年11月10日,共培训学员近?人次,在培训考核上我们更加注重过程与效果。

    学校作为江陵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的培训资源,采取校企合作,校村合作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企业下岗职工、精准扶贫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做好技能扶贫工作。2021年开展了下列培训:育婴师培训?57人,电子装配培训356人,农机操作培训175人,电子商务480人,创业培训560人,劳动预备制培训613人。为江陵县的扶贫富民工作做出了贡献。2021年,学校承接了多家企业的?名员工岗前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企业职工的技能培养、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学校党建

(一)管理体制

    中国共产党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总支委员会,现有2个党支部,党员总数53人。学校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和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努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引领和全体党员、师生的共同 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学校党党总支坚持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指针,以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创建“一校一品党支部”、“清廉校园”为载体,强化党员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2021年学校党总支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江陵县委评为“全县两先一优先进党组织”光荣称号。

(二)组织建设

    学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巩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本着“有利于学校整体运作、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学校党总支、校委会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本着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集中考核 公示再任命的方式,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每年对中层干部进行述职考核。目前,学校的中层干部队伍中共党员达到了95%,女干部达到了 35%,年龄梯次明显,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思政教育

    1、政治核心

    校党总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 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树立党员干部形象,全体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作 用,教师党员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员和入党积极 分子积极承担高质量的公开课(示范课),并成为学习组、教 研组交流发言的带头人。围绕“培养具有扎实第一技能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景美、情浓、爱满园的中职品牌学校”建设目标,为学校的安全稳定、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内涵提升、社会服务等保驾护航和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与组织保障,助推学校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聚焦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传承办学积淀,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出具有扎实“第一技能”的现代职业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清晰,培养体系完善有序,实施路径创新有效,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之能力。德育工作继续践行“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第一技能”已成为职教中心人精神文化内在驱动力。

    2、主题教育

    学校党总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系列活动,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支部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学原著,听报告,讲党课,“学习强国”学习,丰富了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开展用实际行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切实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党总支每年评选出10名优秀共产党员,广泛开展向全国和本地、本校先进教师学习活动,将本校优秀教师事迹刊登在校园网上,予以宣传。大力 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意识形态教育。

    学校党总支紧紧围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以正面宣传占领舆论阵地,大力弘扬高尚师德,营造良好舆论生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正面宣传和积极应对网络负面舆情,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教育宣传工作的敏感性。学校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悬挂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意识形态和教育宣传工作的导向性。

    学校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组织机构,完善意识形态管理机制,应急处理制度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形成制度到位,监控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六、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近五年以来,学校先后派遣四批次34人次,远赴台湾考察乡村农旅建设、德国双元制办学考察、日本农场建设,等合作办学途径。并邀请韩国江源大学国际交流部赴校考察,为学校国际双师培养、中国语言和文化输出,管理和教育教学队伍国际视野、国际素养培养培训,以及引进国外标准、课程、教材和资源等探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交流,探索学生到国外留学、展开学校国际影响力研究等。

【国际校校合作】韩国江原大学国际交流处朱镇祐一行来校交流访问

   2021年3月27日,韩国江原大学国际交流处部长朱镇祐一行来我校交流访问,学校校长范方华、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余春、副校长禹黎明等领导亲切接待了来宾,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范校长首先对朱部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学校宣传片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等方面。范校长表示两校之间的友谊年轻而充满活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后江原大学朱鎭祐部长对我校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江原大学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专业教研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朱部长表示希望为双方学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最后,朱部长一行参观了我校公共实训基地,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希望两校能进行长期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七、政策保障

    (一)政策引领

2021年,学校继续深入落实“职教二十条”,深入贯彻执行教育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专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比赛。

    (二)项目推动

     1、提质培优

探索学校“三全育人”新模式,培育班主任工作室,持续开展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活动,面向“三农”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及技术支持,建设示范性培训基地,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规范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指导、企业选择、学生学习、同行交流、社会监督提供便利,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

    2、赋能提质

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探索和建设学习培训学分银行;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法定职责,拓展培训内容,承担更多培训任务,持续参与并实施1+X证书制度。

(三)经费保障

    1、持续投入

    学校主要办学经费来源为县级财政拨款、上级专项资金、免学费补助、事业收入及各类校企合作及培训收入,其中21年县级财政拨款3226.22万元,相较20年增长了13%,生均县级财政拨款达到1.10万元,21年资助学生1343人,共计资助资金134.3万元,相较20年增长了32%。

    2、绩效管理

    通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龙头的品牌专业教学,落实新修建教学楼配套工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改造学校强电设施设备。通过质量提升计划,使学校专业和队伍建设,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一体等诸多方面起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校相关专业群、专业链改革与建设,促进学校建设上台阶。

    2021年奖补资金分两批下达给我校。第一批项目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双师型”教师培训、兼职教师补贴经费、新建教学楼配套工程及学校强电线路改造;第二批项目资金100万元于校园维修及设备采购。

新建教学楼配套工程及学校强电线路改造已完成,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双师型”教师培训90人,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全年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0名兼职教师,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现校园维修及设备采购正在采购询价阶段。

   经综合评价,项目立项规范、绩效目标合理、指标明确、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均能按时完成年度计划工作任务。

八、服务贡献

(一)服务国家

    1、专业调整

    2021年我校幼儿保育专业经省级专家组评审获批,为中职阶段学前教育体系专业的完善,增设了幼儿保育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就业前景好。主要专业课程有幼儿心理与保教、幼儿营养与卫生、幼儿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文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音乐、美术、舞蹈等。本专业面向幼儿园培养和输送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职业发展基础的幼儿园教师及幼教从业工作者。

    2、党员下沉

    一年来,全体党员干部相应上级号召,全校50多人下沉郝穴镇西湖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值班、社区治安宣传、人口普查和清洁社区志愿者,服务人次达300多次;我们还与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社区党员开展“心时代、心精彩、心力量”的心理辅导党课,并为所辖社区解决废旧地磅噪音扰民问题,获得居民好评。

    我们还积极参与大走访和大慰问活动,参与疫情防控情况摸排,全体党员包保社区到户,经过几轮大走访了解民情,特别是春节前后做好社区居民返江人员摸排,为广大居民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党员社区走访慰问社区特殊群体的新闻被《中国网》转载。

    3、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根据上级标准,认真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两案九制。包括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预案、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传染病防控及健康教育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师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疫情及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二是设立日常防疫规范严格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坚守五个一律;加强日常消杀,专职消杀人员2人,兼职6人,各部门各处室自行负责,发放防疫物资共45436件(见附件);做好晨午晚检,每月收发检查,共发放检查记录683本;做好因病缺勤追踪,全年因病请假1322人次,其中发热病假37人次,全部按要求送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通过核酸检测无碍后返校。

    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疫苗接种全年开展全县观摩的应急演练1次,校内开学返校演练2次。日常防疫检查13次,开展校内培训4次。加强师生疫苗接种工作,2908名学生及323名教职工中除11名身体特殊原因能接种出具证明外,其余全部接种疫苗。大大提升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防疫意识,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二)服务地方

    1、对口帮扶

    开展精准扶贫8期,人数885人。主要培训的专业与内容为:种养植技术、家政服务两方面,其内容之丰富如种养植技术包涵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家禽养殖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稻虾连作的基本常识等。

    2、乡村振兴

    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就业者为对象的总人数为 2032人 。其中种养植技术有16期,1278人。培训其主要内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家禽养殖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稻虾连作的基本常识。

    开展创业培训3期,培训人数为156人。培训更多的中青年在家创业。创业培训是培育劳动者创新精神、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劳动者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手段。顺应互联网创业新形式,为推进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创业者能够判断自已是否适合创办企业?适合创办什么样的企业?最终完成自已的创业。

   开班5期家政服务员的培训班人数为274人。其培训内容:政服务的职业礼仪,家务的操持,小孩的看护,老人的看护,病人护理。孕产妇的护理,家政服务员的安全常识

开展一期育婴师的培训班人数15人,并帮助取得相关的技能证书,推荐就业。其培训内容:母婴护理的基本要素。妊娠期护理。新生儿护理,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智力发育训练与指导。

(三)服务市场

   1、人才支撑

   近五年来,有十万余人次参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技能提升和再就业等培训,先后开展了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农民创业、专业农业生产型、涉农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类、脱贫户技能短训、江北监狱服刑人员职业技能、企业在岗工人实际操作能力、精准扶贫人员脱贫技能、退伍转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职业培训。紧扣地方经济和农业生产趋势,量身定做开展了系列农业类技术培训,形成了“农中校”、“校中农”培训亮点,培养了一批“农业状元”、“农学专家”、“农技能手”、“农人先锋”。

    2、技术研发

    2021,学校承接了多家企业的405名员工岗前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企业职工的技能培养、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服务终身学习

    1、社区教育

    与江城社区、西湖社区合作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工作、拓展合作交流以及学校运动场所和学习场所免费分时段无偿使用、下派专业教师到社区开展上门服务等,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实现学校与社区育人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衔接机制。

    2、继续教育

    积极承担社区培训任务,减少外出务工人员频次,全力开展在职社区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结合县域工业发展需求,免费开展电工电子、育婴师、铲车和翻斗车驾驶培训等,服务地方行业发展需求。2021年学校先后承担各种培训任务9场,培训人次达420人次,收到教育局和县政府点名表彰,为县域经济发挥在那注入新的活力。

九、特色与创新

         1、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2020年9月起,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成立了训导中心,隶属于学工处,聘请专职德育教官32人,每班配一名德育教官,承担专职副班主任角色,主要负责寝室文化建设与管理、清洁区管理、食堂文明就餐管理、标准化跑操管理、学生军训管理、课间管理、校园安全管理、违纪学生管理,减轻了班主任工作压力,让班主任腾出了更多精力从事教学管理、课堂管理和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目前准军事化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生就餐有序了、寝室内务整洁了、学生彬彬有礼了、学生违纪减少了、校园环境靓丽了、课内外管理协调了。

          2、依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整合了江陵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江陵县农广校,承担全县了所有劳动就业培训、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目前,已开始承担全市退役军人的部分就业培训任务。

          3、成立了江陵县产教融合联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目前,在县域内已与八家社会机构、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协议,成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已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助力了企业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

十、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挑战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制定评价标准,完善考试招生办法。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职业岗位供给过剩的专业,引入“双师型”教师,提升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二)发展展望

    建成一所大学。依照国家相关政策,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拟申请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发挥专业优势,建成江汉平原“匠心筑农”人才储备库。成立一所学院。即:乡村振兴学院。发挥国家级“劳动就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农业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结合2019年湖北省政府批复学校升格为“湖北省现代农业技师学院”、江陵县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江陵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陵分校服务功能,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研究国省相关政策、建设本地政策,聚焦培养农村生产经营型、二三产业发展型、乡村公共服务型、乡村治理型、农业农村科技型等五类人才,刷新“匠心筑农”新高地。办成两个基地。一是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机监理总站专业引领,发挥学院机械维修专业优势,建设湖北省农业机械维修培训基地,增补省内空白,抢占农业机械职业教育高地;二是在学院农业基地建设“千里江陵农产品展销中心”(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创建湖北省农村电商示范县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匠心筑农”人才供给站。

 

 

附:案例

 

助力乡村振兴,职教中心在行动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雷艳红  范方华

    “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荆江北岸的湖北省江陵县。目前,学校在校学生近近3000人,设有71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员工343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140多人。

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任务,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就“为乡村振兴育才,如何办好学校?”、“为乡村振兴树人,如何培养学生?”、“为乡村振兴助力,如何服务社会?”三个思考做了一些探索。

一、为乡村振兴育才,如何办好职业学校?

(一)顺势而为,坚决落实各项政策——

    学校在发展中,落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人才培养战略和职业教育统一规划。近几年,各级政府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和要求,按照文件精神结合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们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政策为指引,坚决落实,全力推进学校发展速度。

(二)应势而生,探索办学特例体制——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从办学体制上讲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都不多的模式:公建民助。学院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编制内人员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学校编制外人员经费由学校自筹,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方面我们接受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人、财、物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我们自谋发展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以民助融资渠道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办学特例体制独树一帜,在发展探索中,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摸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三)借势而进,体制运行扬长避短——

    民办公助在办学体制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政策支持上让我们很尴尬,虽然无法得到部分纯公办或者纯民办同等政策、资金的支持,董事会经费投入成为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我们体制运行灵活,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无论是师资聘用、硬件投入,还是规划发展、专业建设都能硬核注入,这种体制运行也成就了我们的转身逆袭。

(四)乘势而上,企业管理与教育理念有机融合——

    董事会领导实行企业经营模式,校长负责制融于教育的行业性,以企业“精诚团结、服务至上”管理文化,形成学校全体教职工为家长、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核心目标;以企业“求实求新,尽善尽美”管理理念,形成了领导团队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行事风格,形成了务实、朴实、真实、坚实的教风;以企业“忠诚、协作、专业、进取”的工作精神,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形成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宗旨,以企业“诚信、合作、共赢、发展”经营理念确定了培养“自信、志学、至善、致远”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种优势的结合沉淀了学院独特的校风。当初,董事会对教育的投入是一种选择,十年后,教育回报董事会的是学生的成人成才、学校的蓬勃发展。

(五)造势而起,内涵发展与时俱进——

    2018年,依托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兴建江陵县“十三五”重大项目工程——国家级劳动就业公共实训基地, 该项目总投资5024万元;2019年,由中国农科院初稿设计,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规划设计,建设了江陵县现代农业公共实训基地,包含“农科展览馆”、“智能温控棚”、“创意林卉园”、“循环孵化池”、“生态龙渊湖”等项目,每年可承担学生实训5000人、培训15000人、研学科普30000人次。两个基地建用并重,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就业培训,实现了基地建设“优”、管理使用“好”的预期目标。同时,学校在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平安校园”、“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荆州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进步奖”;被评为“荆州市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荆州能人职业竞赛活动”优秀单位、突出贡献单位,承办了湖北省农技职业技能大赛、湖北工匠杯农技操作与维修职业技能大赛和荆州市现代农艺技能大赛。

    同时,内涵建设稳步发展。目前,学校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育课题、5个省级精品课程、2本省级精品教材、2个省级技术能手、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农业经理人职业标准和鉴定培训教材编写,参与无人机操控员职业标准的审定。

    “十年磨一剑”,这所职业学校是民办公助的典型案例,是企业与教育高度融合的成功案例,也是机制与体制紧密结合值得研究的案例,我们称之为“江陵职教现象”,提供给大家参考。

二、为乡村振兴树人,如何培养学生?

   坚持党的领导,敢于亮出党旗,永葆一颗红心,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核心,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思政课堂培根——

    学校思政课堂是党建领航的重要载体,我们确定了十大主题,三种渠道,即:全员参与,全程参加,全方位辐射,确定青少年德育教育十大主题: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质、法治教育、职业生涯、家国情怀、生命安全、文明礼仪、传统文化、时代使命。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讲坛、周末讲吧,培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将思政课堂植根为课堂思政、学习思政、工作思政。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课堂思政为载体,学校探索了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两种模式:(1)135学生自我管理:第一个月学规矩(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第三个月成习惯(自醒、自觉、自律、自爱);第五个月做表率(文雅、优雅、儒雅、风雅、高雅)(2)115班级管理评价:1——班级德育积分管理(一日常规);1——个人道德银行扫码(激励机制)5——每周5次分主题点评(清洁卫生、个人行为、主题教育、就餐就寝、安全教育)。职教三年,让自信、自理、自立、自爱、自尊、自强成为未来技能人才的重要品质。

(二)军事化管理铸魂——

    2020年,学院启动学生养成习惯准军事化管理,以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通过“一歌,二赛,三操,四课”生根发芽。一歌:唱支红歌给党听(学生必唱国歌、团员之歌、校歌,必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歌20首);二赛:我行我秀——(内务整理大赛)、三姿雄风——(站姿、坐姿、行姿三姿展示大赛)三操:第九套广播体操、晨练团队跑操、军列训练操;四课:国防展示教育课、孝老爱亲品德课、社会劳动实践课、职业实训体验课。促进学生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作风纪律素质,使其成为思想过硬,品性端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适应乡村建设、企业管理和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三)丑小鸭社团启智——

    2015年,学校创建“丑小鸭”社团,目前有社团25个,辐射到学院志愿者服务、示范先锋岗、社会劳动实践等团体活动,各级各类会议举办、文艺汇演、艺体节都会有丑小鸭社团的身影。丑小鸭启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陌上花开,丑小鸭落户期——我们会有家长“九个一”实施内容;即参加一次动员会、参观一次校园、参加一次活动,参与一次评价,填写一份建议稿,提出一个好建议;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师生“三会一课”即:学生的班级会、年级会、团支部书记会,老师的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教师会、骨干教师座谈会,一课即:丑小鸭项目介绍专题课;管理“三重一大”重要管理制度、重大过程督导、重视结果运用,确保每个学生拥有强大的华丽转身。

    第二阶段:披荆斩棘,丑小鸭逆行期——(1).六个下功夫: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自选课程)、从基本素养上下功夫(重建自信)、从授课方式上下功夫(以人为本)、从评价体系上下功夫(重在参与、乐在体验)、从行为转变上下功夫(滴水穿石)、从持久发展上下功夫(建立目标);(2)刷亮三感,即:存在感(丑小鸭德育储蓄卡)、获得感(先锋朋友圈)、舒适感(阳光能量场)。

第三阶段:自强不息,丑小鸭成长期——“魅力江职,青春无悔”主题系列四个动作:(1)组建团队,培养生长力;(2)职业规划,培植发展力;(3)技能实训,培训竞争力;(4)累积资本,培育持久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迈入职教近三年,还他自信人生两百年。丑小鸭终将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四)心理素养培育润心——

    2019年学校成立未成年人心理素养培育中心,同步成立了湖北童伴心理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搭建三维慧心体系:课堂、讲坛、训练营;

落实四大暖心工程:新生成长、阳光心态、积极心理、毕业逐梦;

    2.创建五项热心平台:面对面、网络交流、童伴一线、网站留言、朋辈辅导;

    3.实施六类润心机制:心理普测、分类筛查、自主预约、跟踪反馈、结对帮扶、全程关注;

    4.形成七种育心模式:测评、辅导、培育、帮扶、研究、干预、转介。

    5.2020年学校心育中心获批为荆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开发了《学生心理素养培育》精品教材;撰写的《心时代、心力量、心精彩》荣获平安校园“七防”案例二等奖;国家刊物刊登学术论文两篇,获得国家一等奖2篇。

    6.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积累强大的心理资本,让学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建立开挂的未来。

三、为乡村振兴助力,如何服务社会?

    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作是为数不多的以“农”为主的职业学校,学院始终秉承以“农”为根本的发展思路。整合了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陵分校、江陵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江陵县农机驾驶员培训学校,肩负农业技能教、研、训一体化人才培养责任,承担了农业农村技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任务。

在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中,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这“五个振兴”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五个关键要素,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契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布局,前期,学校做了以下尝试:

(一)人才振兴放在首位不动摇

    农广校、就业培训中心农村一线技能培训达到1万人次/年,农学专业学生在校人数近千人,为三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学院首要任务。人才振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服务面广

近五年来,有十万余人次参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技能提升和再就业等培训,先后开展了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农民创业、专业农业生产型、涉农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类、脱贫户技能短训、江北监狱服刑人员职业技能、企业在岗工人实际操作能力、精准扶贫人员脱贫技能、退伍转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职业培训。紧扣地方经济和农业生产趋势,量身定做开展了系列农业类技术培训,形成了“农中校”、“校中农”培训亮点,培养了一批“农业状元”、“农学专家”、“农技能手”、“农人先锋”。

    2.服务量大

2019年开展的13期精准扶贫培训就已达4000人次;2020年线上及线下培训达到2万人次;2021年截止目前培训已超过1.5万人次;各类培训综合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服务类别多

培训专业涉及到农业机械制造、农村电子商务、葡萄嫁接与种植、农机驾驶与维修培训、月嫂培训、精准扶贫培训、创业培训、植保无人机培训、转岗培训、种养殖技术、月嫂、家政服务、农机操作工、叉车工、锅炉工、无土栽培、实用菌种植、种养植技术、虾蟹养殖技术、虾稻连作技术、家禽养殖等农民急切需要的技术,实现了农民有技术、农村有生气、农业有活力的良好势头。

    4.服务方式优

    在培训专业中,紧跟农民生产需求,与生产和市场岗位紧密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灵活丰富,设置了“送教下乡”、“田间课堂”、“云端培训”线上线下、农闲农时有机结合的方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评价。

2020年学校获批湖北省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现如今的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大学堂,教知识、送指导,保技术,真正实现了“把课堂搬到田间去,把农专家请到教室里”。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让他们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中一展拳脚。

(二)产业振兴放在C位不挪位

    学校与湖北先后与6家科技公司、3家教育机构、1个村组开展校企合作。2020年8月,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与湖北欣洁顺幕墙材料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投资了100余万元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技能大赛、技能展示的平台;与普济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产教融合、共建辣椒小镇,学校共投入103万元建温室大棚100个,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大棚生产技术顾问,为村民和学生开展培训;与湖北秒捷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购买农产品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产、学、研实训基地;与江陵县锦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输送优秀酒管专业实习实训学生,为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江陵县通缘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技术人员、工人技能等级认定方面提供支持,共同组建校外实训中心;与江陵县鹤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提供实训场地、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兼职任教。

(三)文化振兴放在中心位不偏离

    发挥学校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和劳动实训基地功能最大化,学校成立了省级“荆楚农博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教育实践基地”,开发了江陵县沙岗镇红色文化基地、三湖农场黄桃小镇、中华诗词楹联之乡、丰泽园农庄、三农休闲农庄、蓝星岛生态农业基地、龙渊湖湿地公园农旅一体化线路,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教育实践活动,宣扬地方风土人情,乡土文化。

    前期的工作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期,我们将整合优势资源,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五要素,全速起航。

    一是让人才振兴扩大宽度2019年本校选派10人参加全国农业经理人培训,取得培训师资格,2021年,我们将申报全市农业经理人培训基地,承接全市经营管理型农业人才、专业生产型农业人才、农业经理人培训;发挥学校的基础性作用,恢复“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为主体,从荆州辐射江汉、从服务农业向服务“三农”发展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构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一个“立足荆州、服务江汉平原、辐射湖北、面向全国”的服务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信息系统完备、服务质量优良的“农村人才工作总部、联络中心、培训基地和交流场所”。

    二是让产业振兴增加厚度荆州是农业大市,乡村振兴理应先行,荆州职业教育在市教育局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乘着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在荆州职教集团的领导下整合特色资源,工、农、医、自动化有效结合,发挥学校地域优势,补充学校专业,实施“一村一才”人才输出计划,实现“职教一人,富裕一户,幸福一家,辐射一片,孵化一群”振兴目标。

    三是让技能培训拓展广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协助推进全市农业类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承办全省、全国农业技能竞赛等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吹响了决胜小康的号角,也给农类职业学校办学指明了方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守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根,发挥农学之优,紧扣人才振兴之本,立足实际,增强“贴农”意识、加大“惠农”力度、注入“援农”力量、开展“校农”结合、传播“兴农”文化,担负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历史使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现代职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