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课题 >

江陵县实验高中高中新课程实施计划

来源:江陵县实验高级中 发布时间:2011-11-23 浏览次数: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各级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从2009年秋季起,将从高一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为保证新课程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积极创建高效课堂,以高效课堂为抓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基本思路 
 
坚持高中新课程的目标和宗旨,“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和可持续发展,”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规划。 
 
三、目标与主要任务 
 
1、积极申报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创建工作。努力探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科有效教学研究。为湖北省的课堂教学淌出一条全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2、认真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规范使用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材。 
 
3、构建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和科学的课程设置方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机会。 
 
4、提高老师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展与共享机制。 
 
5、建立高中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制度学生选课制度探索实施适应高中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机制和考试制度课题研究制度。 
 
6、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把新课程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研活动,使校本研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四、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必须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来做好教育工作。
 
2、观念先行、通力合作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3、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原则。按照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吸取实践课改的经验教训,稳妥起步,分类管理,分步推进。 
 
4、科研引领、积极实践原则。实施新课程,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验证。必须以教科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研修为途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五、组织与领导:我校成立了以下新课程领导组和工作组。 
 
1、新课程领导组: 
 
组  长:吴绪林
 
副组长:余   春、樊友良、顿  涛
 
成  员: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教研组长 
 
职  责:负责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决策与部署,研究制定各项措施及相关文件,在学习宣传,师资培训,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过程监控。 
 
2、新课程实施工作组: 
 
组长:余   春   
 
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
 
成员:教研组长、班主任
 
职责:负责课程设置方案的实施,制定学科教学实施计划及办法,教学评价管理办法,学分管理办法,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管理。 
 
3、  新课程校本研训工作组: 
 
组长:余   春        
 
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
 
成  员:教研组长、班主任
 
职责:负责教师、学生及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定校本研训各项管理办法,开展校本研训各项活动并进行考核。 
 
4、  新课程学生管理工作组: 
 
组长:顿  涛      
 
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实验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完善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秘考核,家校联系工作的落实。 
 
5、后勤保障工作组: 
 
组  长:范方华     
 
副组长:后勤主任
 
成  员:总务、后勤干事 
 
职责:负责教学设备的更新与配置、教师办公、学生食宿条件的改善。设施完全保障与维护。 
 
六、重点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的调整与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新任高一教师和部分高二骨干教师为重点,组织实施新课程培训,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在参加全市组织的集体培训和网上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扎实进行校本培训,为新学期开课打好基础。 
 
2、开展暑期高校课堂教学特训营。通过特训,培养教职工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使教职工经历一种从未经历的精神体验,从而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3、依据本校实际,编排课程。先编排必修课,再编排选修课。开全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开设学校校本课程。 
 
4、重视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与创新。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评价体系,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积极探索校本研训,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引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6、大胆探索高中学分管理与学生选课制度的建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强化学习过程的监控与测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综合素质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7、补充和完善适应高中新课程的设施、设备。一方面保证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硬件的配置配套,另一方面,着手准备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场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