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课题 >

以旁观者的视角参与语文课堂

来源:雷佑斌 发布时间:2015-11-03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喜爱语文教学,尽管这种喜爱有时很无奈。教师在授课时,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课文,你自身的素养、自身的教学基本功非常重要,基本功不会因为你的紧张而受到影响,比如你板书很漂亮,这样的课堂,你照样能写的很精彩;你普通话一级棒,这样的课堂,你依然能说的很纯正。而其他的所谓技巧,都有可能受课文和教学对象的变换而发生不可测的变化。正是基于这些变与不变的因素,“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平台,让教师在“课内大比武”的过程中参与、学习和提高。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不仅忙着准备自己的课,也忙着听别人的课,还忙着评课议课。在这种“忙”的氛围中,我与同事们互相学习着,互相帮衬着,博采众长,百家争鸣。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奉行着教师应该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应该以老师为主心骨。可是一旦陷入到自编自演的“独角戏”中,老师便有种难以平复的失落感。尽管每次课前准备充足,上课时也认真到位,但在教学效果上成就感依然缺乏。这些苦恼,往往让自己彷徨而不知所措。在一次教师集体阅卷中,一位老师随口而出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自语,让我想了许久,假如自己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做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去审视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呢?
   在课前准备上,我发现有些老师在备课时,总是从教参开始或直接参照优秀教案,先入为主地准备教学方案,课堂上貌似循循善诱,层层推进,按部就班的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置的轨道,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单方面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实际情况就是一篇课文讲完后,在日常课堂复习和学生常规检查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课本还是一片空白,全无所得,这难道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造成的原因吗?倘若我们以学生的心理去备一篇课文呢?
   在课堂上,老师刚抛出一个问题,就马上有少数的学生你言我语地接应,做老师的往往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就一带而过,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司空见惯。而事实上,还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学生是疑惑的。这个时候很少有学生会大胆地质疑来“妨碍”老师的教学进程。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会挫伤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他们会觉得课堂总是这样波澜不惊,空洞乏味,毫无新意。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将视角尝试变化,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也包括人性化的关注学生的知识吸收。为此,老师在课堂中要冷静地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全面观察学生的反应,不能被假象所迷惑。重要的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从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前几天,我在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对教辅资料中指出的关于作者陶渊明在文中表现出的归隐之乐的解读无法令人信服,但又无法给学生一个定论,便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从而揣摩作者的心境。于是,学生经过朗读、思考、讨论后,提出了很多深有见地的看法:有学生认为文中多处透出作者的孤独苦闷,如“抚孤松而盘桓”、“或棹孤舟”、“怀良辰以孤往”,三次出现“孤”字;也有学生认为陶渊明仍然有文人的浪漫,“松菊犹存”、“乐琴书以消忧”;也有学生认为他悲观厌世的。更令我感到惊异的是有学生懂得知人论世,结合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和外祖父孟嘉对其影响理解出他的傲世情结,还有学生将陶渊明的归隐与王维的隐逸相比较,得出陶渊明将田园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而非王维式的“度假山庄”的独到见解。虽然学生语言稚嫩,争论不休,但可以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甚至对陶渊明的思想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而这些感知,都是教师替代不了的。
   还有,我在备《师说》这篇课文时,对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和“授之书习其句读者”这两句中的“受”和“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两处写法不同呢?是不是有所通假?学生在默写和理解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模糊的。果然在了解课前预习情况时,有些学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我翻阅了教参等,对此都没作解说,甚至在有些地方将前句的“受”直接写作“授”的。于是我便查阅《说文解字》中对这两字的解释。“受”是个会意字,如两只手上下相与,解释为“相付也”,包含了传授和接受两项意义。于是,在课堂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还从中挖掘出“教学相长”的奥妙,并照应后文中对“授之书习其句读”的童子之师的否定,更深地理解了韩愈所认为的“圣人无常师”、随时随地可从师的观点。学生自主地将文中的观点与实际的学习结合起来,发现了很多古今道理相通之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说到这里,个人认为老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不能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而要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堂。用全面的眼光去看,用冷静的耳朵去听,再以旁观者的心境去客观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并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有所得。
   以上陈词赘言,都是个人粗鄙见解,不能登大雅之堂,仅是个人在课堂之上、教学之中亲身感受,权当是个人在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高山仰止,学海无涯,就如何平衡课堂的深刻与灵动,如何平衡课堂的实用与好看,如何在突出亮点展现积累的同时又不影响整体的流畅推进,如何既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能展现优良的教学效果等问题上疑惑多多。也许经历思考揣摩过后,我还是无法在实践中做得更好,但它们在理论的角度层面让我提升,逐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