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课题 >

人文 心文 言文

来源:江陵县实验高级中 发布时间:2012-10-26 浏览次数:
    在中国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与“天文”相对,“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人所创立的文化,以及用此来教化人,达到“成天下”之目的。这话充分阐发了人文的教化作用。
 
    谈到人文教育,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利用何种人文教育资源的问题。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孰轻孰重,孰为本﹑孰为末,都需要仔细地加以权衡与取舍,以便让学生获得均衡的营养与开阔的视野,既具备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又具备世界文化的开放心态,既不保守,又不媚外,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与宽容的心灵境界,我想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的是,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而丰富的底蕴继承下来。唐君毅先生在《与青年谈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中国之道德伦理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尊严。”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精粹之极的概括。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仁政”思想,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从老子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贵柔”思想,到墨子的“兼爱”“非攻”的反战思想;从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由精神到“竹林名士”的清淡、超迈的人格魅力;从吴道子的人物画到宋元的山水画;从王实甫的《西厢记》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无不是在展示人的尊严,捍卫人的尊严,它们或飘逸或悠远,或沉痛或明快,或深邃或清浅,但都始终在“使人能顶天立地于宇宙间”。
 
    因此,充分而又完整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扬弃其历史性的糟粕,这应该成为我们人文教育的共识。在这方面,譬如苏教版课程编写组成员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关选修课程设置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编写了《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红楼梦〉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等等。这些教科书的编写带给语文教育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本质上的跨越,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在作文底蕴方面必然有大的提高。正如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有了这样开阔的视野,有了这样丰厚的积淀,下笔自然流畅自如起来。所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秦的庄子也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没有一个深厚的阅读积淀,要想笔下生风,妙笔生花,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在教读《史记选读》时,起初学生认为整本书都用文言写成,读来费力,觉得很枯燥,为培养学生兴趣,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根据专题主旨和选文特点,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角度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文本,帮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认识渗透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感悟价值取向,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终于发现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叙事手段灵活多变,于是他们也渐渐喜欢读文本,有些同学甚至还买来《史记》通读,这时我再精选一些片段,引导他们进一步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语言特色,并且自己动笔对《史记》中的人物进行品评。学生在这样的写作实践中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同时也实现了古今对话,消除了古今之间的隔阂,拉近了历史人物在学生心头的距离。 
 
    还有一点,我想指出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引入,自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充分吸收异域文化的新质,进而合成我们自己的具有独特民族魅力的民族新文化,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要遵循经典性与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外国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来说,可读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兴趣,可以在学文本之前,找到相关的影碟或音像资料让学生观看,然后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关于人文教育的内化与外化,马凤歧指出:“人文精神不可以通过言语来传达和继承,它要在人们的体验和实践中获得和体现。所以,人文教育主要不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文教育是指向受教育心灵的,它要影响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生活方式。”
 
    体验。即一种内化过程,也即由“人文”转向“心文”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如张承明指出的“殊不知,潜移默化的着眼点不是教学形式,而是德育的内化。”人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优秀的人文精神像甘露滋润禾苗一样无声地浸润人的心灵,从而内化为心灵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道德说教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会破坏其中的美感。正确的作法是要引导学生敞开心灵,自由地去体验其中地精神魅力,快乐地啜饮精神的琼浆。比如庄子的《逍遥游》,它展示的是人的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在理解本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大鹏,体验那种飞翔的自由感,体验那种天地的寥廓与心灵的丰沛,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随心所欲的生命的欢乐。在“神游”一通之后,突然乐极生悲,大鹏虽然自由,但犹有所待,它须借助于风的外力,否则,怎会如此高飞?那么如何才能获得那种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呢?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齐生死,等寿夭,将人的生命看作四季的轮回交替一样,有生有死,随物宛转,清心寡欲,哪里还会有生死焦虑,哪里还会有利欲熏心,那时候,真可谓是与天地精神独相往来,那种人生的自由与快乐,不是比大鹏更彻底,更有魅力吗?这样一来,人生的境界一次比一次开阔,生命的体验一次比一次深邃,人文精神的内化、渗透就在这种生命体验中自觉完成了,从而,自觉增强了一个人的心灵能量,开阔了眼界与胸襟,在遇到人生的挫折与打击时,会有一种平淡、沉稳、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它,去回应它。在写作中,由于有了这样相对开阔的胸襟,看事物也会更加高屋建瓴,对主题的挖掘也会更加深透,从而能够写出底气充沛、思路开阔的好文章来。
 
    实践。即一种外化的过程,也即由“心文”到“言文”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我在教读《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讲到“月下思妇”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现场改写来体会诗中传出的情感,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不仅想象合理,而且语言优美,可说是佳作连篇,在此,我仅举出班上一篇同学们公认的颇为“豪放”的学生习作,他写道:“月光偏照西楼,徘徊不去,更增添了思妇的许多愁绪,对着梳妆镜凝视,心里一直出现着那人的身影,挥之不去。思妇之愁绪越来越浓,不禁慨叹一声,痴痴地看着月儿,自言自语道‘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怎又能消?怎又能静?思妇仰望长空,鸿雁飞翔,却超越不了月光﹔俯视水底,鱼龙潜跃,却只能泛起波纹,昨夜梦到了闲潭边上的花儿都落了,滔滔的江水不断流着,春天即将过去,江潭上的月亮又向西斜去,一天又将过去,夫君啊!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尽管文笔有些稚嫩,但我想通过这样的改写,他或多或少能够体会到思妇的情怀,我想这种让学生通过改写古诗文进而体验诗人情感的教学方法应该比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的教法强得多。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切忌粗暴武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尊重学生的心灵选择,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维度上完成人文精神的内化与外化,通过自己优美的文笔,塑造出完美、健康、活泼、充实的优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