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级部设置 > 特色教育 >

音乐课堂拓展环节的有效性

来源:徐丹 发布时间:2015-09-18 浏览次数:
        徐丹
 
【摘要】伴随音乐课标的不断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已成为丰富和补充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拓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习音乐的意义得到延伸与升华,针对拓展环节的重要性、运用途径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课堂 拓展环节 延伸 音乐课堂教学 学生 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已进入“促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重要阶段,音乐课堂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面貌,音乐课的“拓展环节”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拓展环节是通过充分收集、整理、运用与教材内容或实践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素材,围绕主题整合后,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它是对课堂教学教材的充分补充和延伸,其特点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组织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们喜爱音乐但却在音乐课上常常表现出无精打采,唱起歌来似小和尚念经。前些日子学校开展了一次校园歌手大赛,学生报名时那积极的劲儿甭提有多足了。赛前,只要有空余时间学生就来找我,要我帮他们排练节目。比赛的时候,学生们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现着,有吉他弹唱,有歌伴舞,还有器乐演奏。连平时最不爱唱歌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惊喜不已,但我又想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呢?一次平常的音乐活动,怎么就能吸引这么多人的参与?为什么我平时却没有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呢?显然,学生是喜欢音乐的,形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一定在音乐课堂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努力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琢磨、总结,我发现――只有多角度去选择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评价方法,才有可能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
一、合理拓展音乐教材,使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
音乐教材凝聚了人类艺术文化的辉煌以及音乐文明成果,也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的音乐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音乐教材。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科书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因此,我们更要善于拓展教材。如果一个教师始终抱着教材泛泛而谈,可以断定这样的音乐课是无精彩可言的。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下,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也是新教材不断的生成、更新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鼓励教师灵活地运用音乐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因此,合理地拓展音乐教材,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我们教师钻研的方向。
把流行歌曲引进音乐课堂,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了。教材中也编进了一些流行歌曲,只是那都是一些过时的流行歌曲,不适合学生的“口味”,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周杰伦、林俊杰等一些既能演唱,又能创作的歌星才是学生追捧的对象。他们演唱的歌曲当中不乏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的励志的歌曲,于是,我们可以进行选择教学。在《奥林匹克风》这一单元教学中,我发现,教材中的第一首歌曲音域较宽,并不适合孩子们演唱,于是,在课堂上,我选择了周杰伦的《千山万水》教学生们演唱,这首歌曲也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创作的一首歌曲。学生们学得很开心,唱得有兴趣。很快大家学会了这首歌曲,我便在课堂上来个模仿秀,比一比谁唱得更好。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学生甚至大喊“老师万岁!”和以往的无精打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当然,我们有必要在这些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如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有些扭曲,你们是怎么看的?歌手身上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教师再作一些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唱流行歌曲也能受到一些启发和教育。“明星效应”让乏味的说教融于快乐的歌唱之中,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创造展示机会,实现课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一次校园歌手大赛,学生会有那么高的热情,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自由地展示自己。让学生展示,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保证,这种展示学生有自主选择、自主合作的空间。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造展示机会,实现课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过去我们的教学确实不尊重学生,比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再作一些讲解。学生真正听懂并理解音乐了吗?欣赏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讲话的声音比音乐的声音还要响,如此的欣赏效果能好吗?其实,我也知道,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从小就接受了器乐培训,几乎囊括中西乐器。我作为年轻的教师在提醒自己,要对学生负责,把备课的内容一定要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我也发现,尽管我很努力地将备课的教案要全部讲完才放心,怎么学生早就对课堂没兴趣了。于是,我思考,是不是我的教学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了,假如换一种学习、欣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演奏这些名曲,他在欣赏时会不会有另一种感受呢?是不是会更感兴趣呢?于是,我试着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欣赏。
课本上有一单元是《茉莉芬芳》,其中收集了我国各地的民间曲调《茉莉花》让学生们演唱,还有不同表演形式的乐曲《茉莉花》让学生们欣赏。我便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钢琴曲《茉莉花》由钢琴十级的同学现场演奏,虽没有录音中那么高的演奏技艺,但经过她事先的准备练习,课上她的表现相当出色。一曲《茉莉花》清秀、剔透的旋律,让大家感受到了扬州民歌的芳香、美丽,同时她又博得了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对音乐的感受更加深刻。其效果不亚于一场正规的音乐会。萨克斯曲《茉莉花》也由学萨克斯的同学演奏,那悠扬抒情、甜美温馨的音乐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同时,大家也认识了萨克斯这件乐器的构造和发声的原理,比教师对着学生生硬讲解的效果要来得更快更好。演奏的同学将自己的才华尽情地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羡慕和赞赏的目光。其他同学也被激起了表演的欲望,纷纷向老师提出自己也要表演的想法,课堂气氛和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了一次升华。
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媒体资源,能充实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为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身临其境”。
如《草原放歌》这个单元的教学,主要目标是通过音乐感受,了解藏族、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于是,我收集了有关藏族风土人情的视频,在教学之前让同学们进行欣赏。巍然耸立的雪峰,浩瀚如镜的名湖,光彩绚丽的阳光,延绵不绝的草场,辉煌玄妙的寺庙,以及质朴善良的人群,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每一样都构成华美的篇章。众多的美妙和神奇都趋向极至,学生们沉浸在这神奇的雪域风情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更增添了对藏文化了解的兴趣,和要去“香格里拉”寻梦探秘的渴望。此时,你再去教她演唱藏族歌曲,教她跳藏族舞蹈,让他说说藏文化及风土人情,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完全投入到这种情境之中了。
当然,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们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学习并进行有选择性的、有深度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积极实施个性评价,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音乐教学评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一般不会通过笔试来评价,而常常采用学生唱一首歌曲,教师给学生打分,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最终评价。这种仅仅以演唱水平的高低来评价学生音乐成绩的做法有点不公平、不科学。这样做,学生会认为音乐学习就是要学会演唱一首歌而已,对音乐课的兴趣自然不会高,同时,音乐课的美育功能也随之失去或降低了。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天赋也是不同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动听的歌喉,能唱出美妙的歌声。
单一的评价方式,只会让那些天生唱不好歌的学生觉得自尊心受挫,甚至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个性评价,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多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到了学期结束时,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如能演奏乐器的学生可以选择演唱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演唱,然后再演奏一首乐曲;而有的同学舞蹈是他的特长,他就可以边舞边唱,或者另外表演一段舞蹈……这样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获得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统一的基础上再发挥个人特长,真正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有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美的展现。
如此这般,学生不断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展现自我的喜悦以及获得创新成功的乐趣。他们就会有兴趣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每节音乐课都彰显它的独特魅力,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的乐园、施展才华的舞台。让音乐课更有效地发挥她的功能魅力。